123355875525252525285252522225522525252455687955455
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
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
1.熊鷹(鳥類)

•族名:Adisi
•在排灣族的文化是mamazagnlan的權力特徵
• 關於熊鷹(Adisi)是百步蛇的化身,於各部落間還有多種傳說,魯凱族奧威尼卡露斯盎所著的〝雲•豹的傳人〞一書,有段敘述:「魯凱族人長期相傳,百步蛇年長到一定時間,牠會慢慢進化到愈來愈短,然後長出羽毛,最後長成會飛行的禽類,因此熊鷹(Adisi)羽毛上的的八個三角形斑點,原來是百步蛇所形成的斑點,所以熊鷹(Adisi)一直是貴族(頭目)和英雄的象徵。」
誠如江海先生所著的〝漂泊兩千年〞(邏發尼耀家史)(屏東來義,排灣族),有段敘述:「傳說 中,熊鷹也是頭目變的,那是遠古時,有一戶頭目家的長子,父母已喪亡,族人卻惡待他,不給他食物,小男孩相當悲傷,有一天獨自跑到山上哭泣,不知不覺中竟然長出翅膀變成一隻熊鷹,並且以酷似小孩子的哭聲在高空中喊叫,族人根據牠羽毛上的花紋,認出是頭目家的男孩。老人家便 說:『頭目家的孩子在向我們哭訴!』從此,頭目的羽冠就以鷹羽象徵,黑白相間的節愈多、插的數量愈多,便是身份地位愈高的象徵。」
原住民傳統文化中,超自然與多神衹的信仰宗教觀,袓靈崇拜為基本信仰,尤其是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,更是族人敬重的對象因此,百步蛇紋普遍表現在家中的雕柱、服飾的刺繡織紋
•門楣雕刻及頭戴羽飾等。雖然近代有相當多的原住民信仰西洋宗教,但傳統觀念仍深植於原住民的文化中,所以百步蛇深具代表族群的象徵圖騰 。
啄木鳥

•學名:Dendrocopos leucotos (Gould)
•族名:Valacu赤 啄 木 ( 白 背 啄 木 )
•鳥類 II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
•形態特徵:大 赤 啄 木 全 長 約 25cm, 翼 長 12~ 14cm。 雄 鳥 : 額 乳 白 色 , 頭 頂 紅 色 , 後 頭 至 背 部 黑 色 , 翼 有 白 色 橫 斑 , 尾 羽 外 側 有 白 色 橫 斑 ; 腰 白 色 , 雜 有 黑 色 細 斑 ; 頰 乳 白 色 , 喉 至 頸 部 白 色 , 頰 經 頸 側 至 胸 有 黑 色 縱 走 線 , 甚 為 醒 目 ; 腹 面 大 致 黃 白 色 , 胸 側 、 有 黑 色 縱 斑 ; 下 腹 部 至 尾 下 覆 羽 紅 色 。 雌 鳥 : 大 致 似 雄 鳥 , 但 頭 頂 黑 色 。
•生態習性:大 赤 啄 木 常 攀 爬 於 樹 幹 或 枯 枝 上 , 搜 尋 樹 皮 縫 或 腐 木 中 之 昆 蟲 , 啄 食 時 , 多 以 尾 羽 抵 在 樹 幹 上 支 橕 身 體 , 然 後 用 嘴 快 速 敲 啄 。
•棲地分布:台 灣 特 有 亞 種 。 主 要 棲 息 於 中 、 高 海 拔 之 原 始 林 內 。
•面臨問題: 族 群 稀 少 ; 棲 地 過 度 開 發 、 植 物 相 改 變 或 築 巢 所 需 大 型 枯 木 常 遭 砍 伐 清 除 。
雉雞

學名:Mikado Pheasant帝雉(烏雉雞 )
族名:Patiavatan
»雄鳥,大型高雅黑色長尾的雉雞,肩羽及腰部具特殊光澤的藍紫色,全身黑色的羽毛上形成明顯的貝狀。 尖直長的尾羽黑白相間,翼黑色,有明顯的白紋。臉部裸露皮膚為朱紅色。雌鳥較小,體下為灰色具雜斑,體上半身褐色,具紅及黑色斑紋,與褐白色的縱紋。眼褐色,喙灰色,腳綠褐色。 牠是不普遍的留鳥,棲息在中央山脈海拔1800到3300公尺或更高的陡坡上,生活範圍在森林下層濃密植叢及竹林中,以及山區針葉林、針闊混生林。
»性羞怯而喜隱密。雜食性,食物包括漿果、花苞及昆蟲。繁殖期以竹枝及乾葉築巢於倒木的樹幹旁或分枝處,或是在地面營巢,大小約裝2至8顆蛋。孵化期約28天。
»黑長尾雉為接近受脅等級的鳥種。過去因捕獵使本種受到最大的威脅,但已有改善。在保育區以外,因陸續的棲地喪失而導致族群數量減少,然而在高海拔的國家公園區仍相當安全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