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

1.熊鷹(鳥類)

學名:Spizaetus nipalensis
•族名:Adisi
•在排灣族的文化是mamazagnlan的權力特徵


關於熊鷹(Adisi)是百步蛇的化身,於各部落間還有多種傳說,魯凱族奧威尼卡露斯盎所著的〝雲•豹的傳人〞一書,有段敘述:「魯凱族人長期相傳,百步蛇年長到一定時間,牠會慢慢進化到愈來愈短,然後長出羽毛,最後長成會飛行的禽類,因此熊鷹(Adisi)羽毛上的的八個三角形斑點,原來是百步蛇所形成的斑點,所以熊鷹(Adisi)一直是貴族(頭目)和英雄的象徵。」
誠如江海先生所著的〝漂泊兩千年〞(邏發尼耀家史)(屏東來義,排灣族),有段敘述:「傳說 中,熊鷹也是頭目變的,那是遠古時,有一戶頭目家的長子,父母已喪亡,族人卻惡待他,不給他食物,小男孩相當悲傷,有一天獨自跑到山上哭泣,不知不覺中竟然長出翅膀變成一隻熊鷹,並且以酷似小孩子的哭聲在高空中喊叫,族人根據牠羽毛上的花紋,認出是頭目家的男孩。老人家便 說:『頭目家的孩子在向我們哭訴!』從此,頭目的羽冠就以鷹羽象徵,黑白相間的節愈多、插的數量愈多,便是身份地位愈高的象徵。」
原住民傳統文化中,超自然與多神衹的信仰宗教觀,袓靈崇拜為基本信仰,尤其是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,更是族人敬重的對象因此,百步蛇紋普遍表現在家中的雕柱、服飾的刺繡織紋
•門楣雕刻及頭戴羽飾等。雖然近代有相當多的原住民信仰西洋宗教,但傳統觀念仍深植於原住民的文化中,所以百步蛇深具代表族群的象徵圖騰 。





啄木鳥


學名:Dendrocopos leucotos (Gould)
•族名:Valacu赤 啄 木 ( 白 背 啄 木 )
•鳥類   II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
•形態特徵:大 赤 啄 木 全 長 約 25cm, 翼 長 12~ 14cm。 雄 鳥 : 額 乳 白 色 , 頭 頂 紅 色 , 後 頭 至 背 部 黑 色 , 翼 有 白 色 橫 斑 , 尾 羽 外 側 有 白 色 橫 斑 ; 腰 白 色 , 雜 有 黑 色 細 斑 ; 頰 乳 白 色 , 喉 至 頸 部 白 色 , 頰 經 頸 側 至 胸 有 黑 色 縱 走 線 , 甚 為 醒 目 ; 腹 面 大 致 黃 白 色 , 胸 側 、 有 黑 色 縱 斑 ; 下 腹 部 至 尾 下 覆 羽 紅 色 。 雌 鳥 : 大 致 似 雄 鳥 , 但 頭 頂 黑 色 。
•生態習性:大 赤 啄 木 常 攀 爬 於 樹 幹 或 枯 枝 上 , 搜 尋 樹 皮 縫 或 腐 木 中 之 昆 蟲 , 啄 食 時 , 多 以 尾 羽 抵 在 樹 幹 上 支 橕 身 體 , 然 後 用 嘴 快 速 敲 啄 。
•棲地分布:台 灣 特 有 亞 種 。 主 要 棲 息 於 中 、 高 海 拔 之 原 始 林 內 。
•面臨問題: 族 群 稀 少 ; 棲 地 過 度 開 發 、 植 物 相 改 變 或 築 巢 所 需 大 型 枯 木 常 遭 砍 伐 清 除 。

草鶚



學名:Tyto capensisGrass Owl /三角姑
•族名:Kuyic
••夜行性猛禽
草鶚是台灣特有亞種的保育類動物,不僅很難在野外發現牠的蹤跡,被發現時,也常是被機場的防鳥網絆住,正在做垂死掙扎;不過,令人振奮的是,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容的一對草鶚已成功交配,並生下二隻可愛幼鳥。特生中心決定,今年冬天就要將這二隻初長大的小草鶚野放,豐富野外族群。草鶚屬於貓頭鷹類,但長得很特別,側面看像猴,南部民眾稱牠為「猴面鷹」,正面看像剖半、還帶著兩顆籽的蘋果;初出生的小草鶚則像極了禿鷹,而不是貓頭鷹。




鷺鷥

學名:Egretta eulophotes/唐白鷺
•俗名:黃嘴白鷺、東方岸白鷺
•保育等級;珍貴稀有

族名: Raure
•科特徵:嘴長頸長腳長的涉禽 飛行時頸部縮成S型(台灣只有此科和鵜鶘科有這特徵)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沼澤地帶。
•定居性/過境鳥
•覓食方法/啄
•食性/肉食性
•主要食物/魚類.昆蟲.兩生類。
•棲地類型/濕地。
•活動習性/單獨。
•分布下限/海拔0公尺
•分布上限/海拔50公尺

雉雞



學名:Mikado Pheasant帝雉(烏雉雞 )
族名:Patiavatan
»雄鳥,大型高雅黑色長尾的雉雞,肩羽及腰部具特殊光澤的藍紫色,全身黑色的羽毛上形成明顯的貝狀。 尖直長的尾羽黑白相間,翼黑色,有明顯的白紋。臉部裸露皮膚為朱紅色。雌鳥較小,體下為灰色具雜斑,體上半身褐色,具紅及黑色斑紋,與褐白色的縱紋。眼褐色,喙灰色,腳綠褐色。 牠是不普遍的留鳥,棲息在中央山脈海拔1800到3300公尺或更高的陡坡上,生活範圍在森林下層濃密植叢及竹林中,以及山區針葉林、針闊混生林。
»性羞怯而喜隱密。雜食性,食物包括漿果、花苞及昆蟲。繁殖期以竹枝及乾葉築巢於倒木的樹幹旁或分枝處,或是在地面營巢,大小約裝2至8顆蛋。孵化期約28天。
»黑長尾雉為接近受脅等級的鳥種。過去因捕獵使本種受到最大的威脅,但已有改善。在保育區以外,因陸續的棲地喪失而導致族群數量減少,然而在高海拔的國家公園區仍相當安全。

綠鳩


中文名稱:翠翼鳩鄉土名
金隹鳥學名:Chalcophaps indica
棲息地:農田丘陵區
族名:Punai
•翠翼鳩另名金隹鳥。清代康熙間周鍾瑄撰諸羅縣志中作金隹,按隹同隹鳥,一云:「金鳩,身綠,嘴、足紅,一名金隹。」翠翼鳩,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西南部、海南島、台灣、印度、馬來半島、中南半島、泰、尼克巴群島、安達曼群島、摩鹿加群島、西里伯斯、以及新幾內亞等地方。台灣則棲息於低海拔山區的農耕地、雜木林,或果樹林,為經常在地上覓食之地棲性鴿子。以草木之嫩芽、漿果以及昆蟲等為食物,營巢於濃密的高木樹上,以樹枝或竹枝築粗拙的淺盤形巢。
•成鳥約長 :22.5~23.5公分。

2.石虎(走獸)

學 名 : Felis bengalensis chinensis
族 名:Ngiyav
分 類 : 哺 乳 綱 、 食 肉 目 、貓 科 重 量 : 頭 及 身 長 45~ 60公 分 ,尾 長 20~ 公 分 ,體 重 3~ 6公 斤

生態習性:
• 俗 稱 山 貓 、 錢 貓 ,分布於低海拔山麓至海拔1,5000公尺左右之山區。屬夜行性動物,白天棲息於樹洞或岩石縫中,於傍晚後始外出獵食,行動敏捷靈活,善於爬樹及游泳,捕獲獵物時會緊咬住,至死方休;肉食性,食物以小型動物為主。雲 豹 及 石 虎 是 臺 灣 原 產 僅 有 的 二 種 貓 科 動 物。但 是 雲 豹 已 多 年 在 臺 灣 未 有 正 式 野 外 發 現 紀 錄 , 而 石 虎 也 因 低 海 拔 地 區 的 不 斷 開 發 , 使 其 數 量 銳 減 , 並 且 往 較 高 海 拔 ( 2,000m) 遷 移 。 由 於 棲 地 的 破 壞 , 野 生 動 物 被 迫 由 原 棲 息 地 遷 移 至 其 他 區 域 , 石 虎 如 此 , 其 他 瀕 危 的 物 種 如 臺 灣 黑 熊 、 黑 長 尾 雉 等 等 也 如 此 , 無 法 適 應 生 存 者 , 如 櫻 花 鉤 吻 鮭 , 族 群 數 量 便 逐 漸 減 少 , 瀕 臨 滅 絕
1.石 虎 因 身 上 的 斑 點 似 錢 幣 ,故 又 名 錢 貓 ,體 比 家 貓 略 大 ,頭 小,嘴 吻 稍 狹 、耳 圓 、耳 背 有 黑 斑 中 央 有 白 斑 ,體 色 為 灰 褐 色 ,上 有 黑 竭 色 圓 斑 ,額 間 有 兩 灰 白 色 縱 帶 ,帶 之 兩 邊 為 黑 色 縱 帶 。
2.石 虎 主 要 棲 息 在 低 海 拔 之 樹 叢 裡 ,為 夜 行 性 動 物 ,白 天 棲 居 於 樹洞 ,大 樹 根 之 洞 穴 或 岩 石 縫 中 ,於 薄 暮 或 夜 晚 方 行 獵 ,牠 們 常 入農 莊 偷 襲 家 禽 ,行 動 甚 為 靈 活 ,爬 樹 靈 巧 ,甚 至 於 小 樹 枝 亦 毫 無 困 難 。
3.善 於 游 泳 ,成 熟 之 石 虎 常 將 大 小 便 排 於 水 中 。
4.攫 取 獵 物 時 ,常 將 獵 物 牢 抓 不 放 ,由 肛 門 攻 擊 ,把 腸 子 拖 出 ,使 其 流 血 過 多 而 死 。不 像 其 他 的 小 貓 類 ,常 將 獵 物 多 次 捉 放 再 作 攻 擊 般 的 玩 弄 行 為 。

川山甲



學名:Manis pentadactyla
•族名:Aem
•別名:鯪鯉、土龜
又叫台灣鯪鯉和川山甲﹐為台灣特有亞種。穿山甲善於爬樹﹐有時以前爪鉤住樹幹﹐以螺旋方式攀樹。遇敵害時﹐將頭部向腹部彎曲成球形;若在洞口抓住其尾部﹐牠會張開身上的鱗片﹐撐於洞內﹐故拖出時甚為困難。牠的嗅覺甚為敏銳﹐而視覺與聽覺則較為遲頓。
•個性怯懦﹐行動遲緩的穿山甲﹐步行時﹐頭微微向下﹐背部彎曲﹐尾部稍離地面。晝伏夜出﹐通常穿穴蟄居﹐洞穴呈斜位﹐穴口直徑約20至30公分﹐深可達2.4至3.6公尺。以蟻類或地面昆蟲為食﹐取食螞蟻時﹐以前爪抓破蟻巢﹐當螞蟻向四處散亂時﹐即伸出長舌敏捷的吞食﹐通常來回舔食每分鐘可達八十次。因取食地面或地下昆蟲﹐常在地面留下挖掘之痕跡。穿山甲在四至五月交配﹐十二月或一月生產﹐胎數為一隻。哺乳方式為母獸橫臥﹐用前肢及尾抱住幼獸。
•穿山甲的棲息地分布從山麓到二千公尺高山﹐中低海拔分布尤多﹐常棲息在曾遭干擾過的森林或開墾地附近之雜木林﹐原始闊葉林也有分布﹐尤愛好較乾旱地區。唯因捕獵壓力大﹐數量銳減﹐現已極為稀少﹐不易發現。

4.鳯蝶(昆蟲)


•學名;鳯蝶
•族名;Kagiyagi
•保育類曙鳳蝶,生活在中海拔山區,火紅的身軀合著翩翩飛舞的身影,是林道花叢間最迷人的景緻。
可以說,看到牠代表你已遠離塵囂,進入自然山林了。
曙鳳蝶體型較大,展翅約在100mm~120mm之間。
身型特徵為下翅腹側面桃紅色及黑斑點的外觀。雖然某些地區較常見到,如中橫和宜蘭支線、梨山和武陵農場等地。
但這種美麗身影的蝴蝶,仍列為台灣的保育類蝴蝶之一。

蜻蜓



•學名; Dragonfly
•族名;Kulicacenlav
屬蜻蛉目昆蟲,特徵是細長的身體、一對大複眼以及兩對透明而翅脈明顯的翅膀,我們所謂的「蜻蜓點水」就是指雌蜻蜓產卵的行為,牠們的生活史;卵→稚蟲→成蟲,為「不完全變態」 蜻蜓排在水草上的卵,孵化而成的幼蟲,稱為水蠆。蚊子的 幼虫__孑孓是牠們最好的食物。在九族的歐洲花園、金礦山 等地方經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蜻蜓出沒,其中以薄翅蜻蜓數量 最多,此外霜白、猩紅、霸勾等蜻蜓也都可見踨影。

螞蟻


學名:螞蟻 Pachycondyla verenae
族名:Sasie


生活習性:螞蟻是用分泌物的氣味來進行交流的,由於它們平時都生活在一個蟻巢中,所以這種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蟲發育的要好,一個螞蟻如果發現了食物,它就會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氣味,,其他的螞蟻就會沿著這條路線去找食物,並不斷地加強氣味。如果這裡的食物被採集完了,沒有螞蟻再來,氣味就會逐漸消散。如果一隻螞蟻被碾碎,就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,立即引起其他螞蟻警惕,都處於攻擊狀態。有的種類的螞蟻還會散發一種迷惑敵人的氣味。
螞蟻和人類:
•螞蟻一般可以清除動物屍體,使土壤疏鬆,有利於
農業,有的種類的螞蟻可以捕食農業害蟲,如織葉蟻(Oecophylla smaragdina)可防治柑橘葉甲,竹筒蟻(Tetramorium guineense)可防治甘蔗螟蟲。但也有許多種螞蟻會危害農作物,保護害蟲,破壞建築物,甚至攻擊咬傷人。
•但對建築物造成極大破壞的
白蟻並不屬於蟻類,是屬於等翅目的昆蟲,縱使白蟻有些習性和螞蟻相似。

蒼蠅


•學名:肉蠅(Sarcophaga carnaria)
•族名:Lalangav

•蠅,俗作蒼蠅,為雙翅目短角亞目昆蟲的總稱,全世界約有3,000種。
•成蟲飛翔能力非常出色,可在空中固定盤旋,或在高速飛行中急劇轉換方向等。
• 生態重要性:
•蒼蠅多以腐敗有機物為食,因此常見於衛生較差的環境。蒼蠅具有舐吮式口器,會污染食物,傳播
痢疾等疾病。
•在生態系中,蠅的幼蟲扮演動植物
分解者的重要角色。蒼蠅的成蟲由於嗜食甜物質,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於農作物的授粉和品種改良。
•生活史:
•蒼蠅為
完全變態的昆蟲(幼蟲成蟲)。
•雌蟲將卵產於腐肉或糞便等腐敗有機物上,幼蟲孵化後以這些腐敗物為食。

盾樁




•學名:盾椿科(盾背椿科) Scutellerinae9屬13種
•族名:

《椿象》台語俗稱《臭腥龜仔》,有陸生、兩棲、水生三類椿象。台灣地區已知有41科368屬624種。(資料來源: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 。
特點:
1.生活史是經卵─若蟲─成蟲三個階 段,屬於漸進不完全變態的昆蟲。
2.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『若蟲』,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。
3.上翅的前半部硬化變成革質,後半部是膜質;下翅是膜質摺收在上翅 之下。
4.有
刺吸式口器,吸食流體。有的是植食性,有的是肉食性的昆蟲。
5.許多陸生椿象都會排放腥臭味的體液來驅敵避害。







吉丁蟲


學名:Buprestis mirabilis Kurosawa妖艷吉丁蟲
族名:Tjamedrumedruq

•中型吉丁蟲,翅鞘上有六塊大型斑紋。成蟲體色多變,有亮綠色、暗綠色、灰色、粉紅色等。在早期的保育類昆蟲圖鑑中,誤將五彩吉丁蟲認為妖豔吉丁蟲。五彩吉丁蟲為大型吉丁蟲,體色亮綠,翅鞘上有四條紅條紋。
•目前妖豔吉丁蟲的採集記錄非常非常的稀少,幾乎沒人知道該如何採集,因此更不知該從何保育起,至於為什麼要訂為保育種沒有人知道,許多違法收集保育類昆蟲的壞人,就因為抓不到妖豔吉丁蟲而無法收集完整。目前已知有採集紀錄的地點有中橫碧綠、梨山和北橫四陵。

5.錦蛇(蛇類)



•學名;錦蛇
•族名;Vedice
• 錦蛇是屬於保育類,比較珍貴。 南蛇幼體主要以黃綠色為主,背部有著許多黑色的點與淡色的斑,因而形成位在背部的不規則黑色與淺色橫紋。但長大到比較大的時候,會轉為較黑褐色。
•台灣的美麗錦蛇  動物園爬蟲館的台灣錦蛇,目前已經繁衍到第三代,在食物不缺的安逸環境下,有些個體甚至每年可以生產2次,加上專用的孵化設備,使得幼蛇的孵化率幾乎達百分之百。牠們在人工的飼養環境下,適應力極佳,只要有一對成熟的個體,即可輕鬆的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。只要確定其性別,就算終生配對,也不影響其每年的生產紀錄…… 

水蛇



•學名:Enhydris plumbea
•族名;Maasaluyalum
•水蛇(黃頷蛇科水蛇亞科)
•特徵:水蛇身體短胖,部分扁平狀,屬小型蛇,最大約72公分。鼻孔具有瓣膜,稍可閉合,眼小並略為突出。背面為橄欖綠色、黑褐色或深橄欖綠色,腹面為淡黃色或黃白色,全身並無特殊花紋。
•習性:本種屬低海拔蛇類,喜歡於水田、沼澤、水溝、溪流……等有水的環境中活動覓食。通常在傍晚之後活動量增大,大部份時間待在水中。性情凶猛,有輕微毒性,但對人類沒有危險性,不會致死。以小魚、小蝦等水生生物為食。卵胎生。

四腳蛇

拉丁学名: Varanus salvator
族 名: Djadjiljaq
俗名别名: 大四脚蛇、巨晰、鳞虫、四脚蛇、五爪金龙
•一條四腳蛇(又名壁虎)。

•認為此壁虎應該是餵食(因為壁虎的主要食糧是昆蟲),食得飽得滯被困而魂斷X空間的。
•俗名四腳蛇 ,依生活環境可分為在住宅牆壁生活的壁虎、在樹上生活的攀木蜥蜴、在草原上生活的草蜥、在土石環境活動的石龍子,最容易相遇的是從平地到海拔 1500 公尺都有分布的斯文豪氏攀木蜥蝪。攀木蜥蜴俗稱竹虎、肚定(台語),全長約20-30公分,尾長佔全長之三分之二,喜歡在樹幹上曬太陽,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攀附在樹幹上,轉動著靈活的眼珠,捕食經過得小蟲,體色會隨環境而改變,有良好的保護色,尾巴不會自割,當其他動物接近時會做類似伏地挺身的動作以嚇退敵人。在九族常見的有黃口攀蜥、斯文豪氏攀蜥及草蜥。攀蜥或草蜥的表層都有鱗片,看起來就像蛇類一樣,只是蛇並沒有四隻腳,而且蛇也沒有眼瞼。

眼鏡蛇



•學 名: Naja naja atra (Cantor)
•族名;Zepue
•俗 名:飯匙倩、膨頸蛇、扁頸蛇、五毒蛇  眼鏡蛇為大型蛇類,一般體長約120公分,最大全長可達2公尺。
背部暗褐色,腹部偏白,頭部有一條較寬的黑白環紋,乍看似戴眼鏡,故又名為眼鏡蛇。驚怒時上身直立,頸部變扁平猶如飯匙並發出噴氣聲。
•分  類:SQUAMATA 有鱗目,Elapidae 蝙蝠蛇科
•形態特徵:中、大型毒蛇,體色為褐色或黑褐色,頭部為
•橢圓形,當其興奮或發怒時,頸部會昂揚擴張呈扁平狀背
•鱗為 21 縱列。生態習性:主要在日間活動,卵生,以囓
•齒類、蛙類為主要食物。
•棲地分布:普遍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地區,喜好較為乾旱的
•農墾地、果園、雜草與灌叢混生的山坡地及季風林底層。
•面臨問題:壓力很大
   眼鏡蛇為保育類動物,分佈於泰國、中國長江以南、越南東部、馬祖及台灣全島,棲息於500公尺以下山區或農墾地,偶爾可見。於白天活動為主,天氣悶熱時改為黃昏活動,且常固定在同一地區活動,攻擊性強,以魚類、蛙、蟾蜍、蜥蜴、蛇、鳥、鳥蛋及鼠類為食,於5月左右交配,而在夏季產卵,每窩可產7-25枚,約1.5-2個月孵化,仔蛇全長約20公分,雌蛇有護卵的行為。

百步蛇



•學名;Agkistrodon acutus (Gunther)
•族名;Vulunge
•在排灣族的文化是mamazagnlan的權力特徵
•分  類:SQUAMATA 有鱗目,Viperidae 蝮蛇科
•形態特徵:中、大型毒蛇體粗短,頸細頭大且呈明顯三角
•形,吻端向上翹起,頭部上方為深褐色或紫褐色,體色淺
•黃褐色或黃褐色,體兩側有明顯的黑褐色正三角形斑紋,
•背鱗 21 縱列。
•生態習性:日夜均會活動,平時停棲在落葉林底層,以囓
•齒類、鳥類為主要食物,受到侵擾時立即將頭部昂起呈警
•戒姿態,但不隨意攻擊。
•棲地分布:分布於中、低海拔山區,以南部及東部較常發
•現,棲息於闊葉林、竹林與少干擾的溪谷等環境。
•面臨問題:人為獵捕,棲地破壞

龜殼花


•學名;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(Cantor)
•族名;Asi
•特徵;中.小型毒蛇.頸細,頭部大且呈明顯的三角型。


•生態習性:多於夜間活動以鼠類為主要食物,卵生。部分的龜殼花個體具有較強的攻擊性,過動之光影便立刻攻擊,是台灣地區近幾年來咬傷人比率最高的蛇種。
•分  類:SQUAMATA 有鱗目,Viperidae 蝮蛇科
•形態特徵:中型毒蛇,頸細,頭部碩大且呈明顯的三角型
•,體背為黃褐色或棕褐色,並有一系列不規則形的黑色斑
•塊,背鱗為 26 ~ 27 縱列。生態習性:主要於夜間活動,
•卵生,以囓齒類、鳥類、兩棲類為主要食物。喜愛停棲在
•廢棄房屋或廢物堆中。
•棲地分布:普遍分布於全省中、低海拔地區,主要的棲息
•地為農墾地、溪流邊及樹林。
•面臨問題:人為打殺與獵捕。

烏龜


•學名: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
•族名:ZCagukgukan
•科名:潮龜科 (Bataguridae)
• 特徵:體型渾圓,背甲高聳呈圓拱狀,中央有一列明顯的稜脊,腹甲無缺刻,胸盾與腹盾以韌帶連接。頭部為橄欖色,頰部黃色,眼後到頸部有一條黃色縱紋,背甲為黑褐色,中央稜脊和邊緣為黃色,腹甲為暗褐色或黑色。 分布:東亞的中國南部、臺灣和日本琉球南部。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和丘陵潮濕的森林底層或森林邊緣的農耕地附近。 體長:10-17 cm;許多水龜與陸龜主要為草食性動物,主要取食植物的組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