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

招潮蟹


學名:Uca arcuata 網紋招潮蟹 沙蟹科(弧邊招潮蟹)
•族名:Qatjupu

網 紋 招 潮 蟹:沙蟹科,眼柄細長,背面有網狀花紋,雄性具有一大一小的雙螯,其洞穴築構煙囪式的洞口,是台灣常見的招潮蟹。
•甲長22MM,甲寬39MM。俗稱「大螯先」,雄性大螯掌節多為橙色或橙紅色,外側常有許多突瘤,較年輕個體則為紅色。
• 常見於潮溪泥濘處,土質黏而排水不良,尤以高潮處為多,而洞口有類似煙囪狀之「沙塔」構造。常與白扇招潮蟹混居,生殖季節約於4月。
•簡  介:要分辨不同種類的招潮蟹,可以比較他們大螯的顏色。紅色螯足(不管是大螯還是小螯)的招潮蟹幾乎可以確定是弧邊招潮蟹。再加上背甲上的黑白網狀花紋就更確定了 潮間帶泥灘地最富色彩的精靈,因背甲上黑褐色的網狀斑紋,又稱網紋招潮蟹,橘紅色大螯是雄蟹的驕傲,常做垂直式揮舞,既可嚇退敵人又可吸引雌蟹,雌雄蟹的洞口常築有弧塔或煙囪,而當潮水將至,牠們會躲入洞中並用泥團堵住洞口。退潮時會從洞口附近挖土來修築洞口的煙囪構造;而漲潮時會挖土封閉洞口。雄蟹會將大螯略微打開並上下擺動揮舞。

和尚蟹


學名:Mictyris brevidactylus ~短指和尚蟹~
族名:Kaljaviri
俗稱兵蟹、海和尚,有「和尚蟹」

•之稱喜歡大群棲息在沙質灘地與泥質灘地,不在灘面直接築洞,其洞穴挖掘在一道道鬆軟的地道中,退潮後在濕軟的灘面覓食,行走方式為向前行而不是橫向走。另外,牠們也能躲在地下隧道中進食,是蟹類中十分特殊的本事。
•在退潮的時候,會以相當大的數量成群結隊出現在地表覓食。天氣不好時則會在地底下行「隧道式」覓食,覓食活動後的地表會留下相當明顯的鬆土堆

鉅緣青蟳



學名: Scylla serrata
族名:Kapana
屬於青蟳屬(Scylla),曾因為不同體色、不同生長環境,而懷疑青蟳屬是否只有一種,而爭論不休。直到1998年經過國內外各學者努力,才最後確定,本屬有四種。鋸緣青蟳為其中一種,主要生活於紅樹林低潮線以下。
•最大特徵在步足尤其是螯足與背甲皆有綠色網狀花紋,是有名的食用蟹。與其他人工養殖的正蟳(Scylla paramamosain),區別在於後者體色較淡無花紋,要詳細區分這四種可能到布袋漁港去實務介紹較容易了。另與其它梭子蟹科區分重點在於眼窩外有九齒。
•分佈範圍相當廣泛,舉凡河口、紅樹林沼澤地、近海都有其分佈。其洞穴上下縱橫可達1.5公尺以上,据洞挖取不太容易。
•鋸緣青蟳,其螯足與泳足有明顯的深綠色網狀花紋,因此有「沙蟳、花腳」的俗稱。較傾向棲息於鹽度稍高的大洋性水域,有時可在離岸50公里處捕獲。額緣齒高,尖鈍形。體型最大,甲寬可達 28公分,重達 3 公斤!因此英文名為巨泥蟹(giant mud crab);東南亞、南亞地區特稱此蟹為「斯里蘭卡蟹」(Sri Lanka crab)。台灣魚塭中也能發現此種,但由於食量較大,不若擬穴青蟳受歡迎。種名「serrata」為鋸齒的意思,指其前側緣與額緣的鋸齒。

平頭毛蟹

學名:Tji ba ngu
族名:Tjibangu

東海岸的毛蟹,目前在乾淨的河流水域,還很容易發現。早年的毛蟹,是居民食物的一部分,毛蟹一生,從成蟹下海產卵後開始,為海洋和溪流迴游性的生物。 成熟的毛蟹,每年大約在四月份左右,在繁殖的本性下,會順著河系水流往河口遷移。唯一的目的是進入海域,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,此時也是人類和天敵捕食毛蟹的最好季節。 就成蟹而言,進入八月應是新一代毛蟹由海洋,上溯入河的時期,一般而言,較難發現成蟹的蹤跡。圖中的毛蟹,是八月份在距離秀姑巒溪口南側,約二公里的三富溪口所發現。 三富溪河口,已被花蓮縣政府,列為生態景觀保護區,此次行程,原想觀察毛蟹幼苗上溯,但在此時節,竟在石縫間發現此隻孤獨的覓食大毛蟹,我想應該是團隊落單的一員吧! 在溪流中覓食的東海岸毛蟹,體型明顯的特徵是平頭額,這是牠們與西部、和北部地區淡水毛蟹族群較為明顯的外觀差異。 牠們覓食時,以銳利的螯腳,拉出 石頭上的藻類。一遇危險,隨即潛入附近的鵝卵石河床,藉由與體色相近的鵝卵石色,保護自己。

絨螯蟹



學名:Eriocheir Formosa
族名:Tjibangu
台灣產有兩種毛蟹,即日本絨螯蟹和直額絨螯蟹。
約有巴掌大,摸摸不太會動(裝死),但一放入水中就迅速溜走了!牠的毛是長在螯上,一泡進水裡,就像頭髮散開的飄來飄去!注意:兩眼間『前額緣』為波浪狀(黃箭頭),是『毛蟹』特徵;『青毛蟹』則是平的。
請前者的分佈比較廣,除了台灣和日本外,也產於韓國南部和琉球群島。
因此,日本絨螯蟹可說是“海島蟹”,而直額絨螯蟹是“大陸蟹”。
• 根據陳天任教授 ( 執教於基隆海洋大學 ) 的多年來之細心研究,產於中國澳門的毛蟹,是屬於日本絨螯蟹,而記載上的澳門產「直額絨螯蟹」,是與當地的日本絨螯蟹之「未成熟母蟹」無兩樣。因此,於情於理,我們都不能同意 W. Stimpson 的結論把牠當做新種。那麼,被酒井恆誤認為中國產的台灣「直額絨螯蟹」,到底是屬於那一種呢?近年來的研究結果是:道道地地的新種!是故,陳教授跟他的同僚就一齊發起台灣毛蟹的正名運動,把產於台灣東部的毛蟹,遵照《國際動物命名法規》( 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) 重新訂名,叫做 Eriocheir formosa ( 台灣絨螯蟹 ) 。這篇論文一問世,就廣為國際甲殼類學者接受,非但解開半世紀多來的謎,同時也立證:台灣還沒有從大陸偷渡過來而成功地定居下來的大陸毛蟹。

沼蝦





•羅氏沼蝦(Macrobra‘ chiumosenbergii de man)
•族名:Quzang

•又名淡水長臂大蝦,生長於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幼苗在低鹽度海水孵出、成蝦在淡水中長大,最大個體在600克以上,但經濟養殖期通常為120天,可長至每公斤50尾的商品蝦規格,此時個體適中,蝦肉細嫩,最適合人們的烹食習慣。
•鬥門區地處珠江口西岸,西江水域多條涇流經此注入南海,全區近三分之一的面積為江河淺海,淡水和海水清新充足,十分適合羅氏沼蝦的繁殖生長,故當地政府充分利用這一自然優勢發展羅氏沼蝦生產。
•產品除了在省內的大、中城市出售,還遠銷全國各地及俄羅斯、加拿大等國家,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謄。  羅氏沼蝦肉質鮮甜,蝦頭膏脂甘香,每百克蝦肉含蛋白質20克,比雞、蛋、豬肉和牛肉還高,此外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、礦物質、維生素和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優質水產品。
•羅氏沼蝦的烹食方法很多,鬥門羅氏沼蝦質優價廉,很受各地飯店酒樓的歡迎,並大量地進入尋常百姓家。

三角姑

學名:台灣鮠(Pseudobagrus brevianalis taiwanensis)
•族名:Qadra
•台灣俗名:三角鉤、三角姑
•大陸名:台灣擬鱨
型態特徵:體延長,前部圓筒形,後部較側扁,尾柄較低。頭略小,吻部圓鈍。眼較小,上側位。口大,下位,口裂呈淺弧形,上頜較下頜前突。頭部具4對鬚,頦鬚2對,較短;上頜鬚最長,末端向後延伸至達鰓裂側邊的下緣。背鰭II硬棘,尖銳而具鋸齒,7軟條,起點距吻端起點較近於臀鰭起點;臀鰭15軟條;脂鰭發達,基部略小於臀鰭基部;尾鰭雙弧形。體一致為褐色或灰黑色,無任何斑點。
–棲所生態:初級淡水魚。棲息於河川的中上游水質較清澈的水域。白天多躲在岩石隙縫中,到黃昏才出來覓食。
–肉食性,以小魚、水生昆蟲以及甲殼類等為食物來源。
–地理分佈:台灣特有種的北部亞種,主要分布於本省苗栗以北的中、北部河川的中上游水域裡。
–漁業利用:食用魚,紅燒或油炸皆宜,唯背鰭和胸鰭之硬棘,堅硬且具鋸齒,捕捉時應小心。

溪哥



•學名: Zacco latypus
•族名:Vangaljan

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,腹部圓,無肉稜。頭較大。吻略突。眼中大,上位。口斜裂,上頜骨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。無鬚。體被中大型的圓鱗;側線完全而向下彎曲,;成熟雄魚的臀鰭末端游離呈條狀。
•體背側淡青褐色,體側及腹側銀白。雄魚體側的有10條具藍綠色光澤之橫帶,帶間有粉紅色斑紋,幼魚及雌魚不顯。繁殖期時,雄魚有追星出現。
•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。喜好棲息於河川的中游附近,生性活潑,具群集特性。雜食性,或追足掉下水中的昆食、或捕食水生昆蟲、或刮食石頭上之藻類等為食。 地理分布分布於東亞大陸,包括大陸東部、朝鮮半島、日本及台灣等地。
•台灣原本普遍分布於西部、北部的河川或湖泊中。  為台灣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。食用魚,油炸或紅燒皆宜。

何氏棘魜

學  名: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
族 名:Sukas


•型態特徵:有二對鬚,頗發達,頜鬚略長於吻鬚。 體被大型的圓鱗。側線完全,沿體側中央直走,前端略向下彎曲。背鰭的前方有一根平臥而埋於鱗片下的硬棘,棘的前端突出於表皮。 體背側青灰色,腹部略白。體側鱗片的基部有一月形黑斑。幼魚的背鰭、尾鰭及臀鰭的外緣呈黑色,成魚較淡。胸鰭及腹鰭略帶橙紅色,腹鰭外側的鰭條呈銀黃色。成熟雄魚具有追星,成熟雌魚有時也有。
•棲所生態:初級淡水魚。喜歡棲息於水流稍急、河底為礫石之河段,性活潑,而善跳躍,以水生昆蟲、小魚、蝦、藻類和水生植物碎屑為食。
•台灣分佈:台灣的特有種,分佈於台灣南部及東部的中大型溪流。
•最大體長:一般多為20-40公分,最大可達60公分以上。
•何氏棘魜分佈於曾文溪、高屏溪、花蓮溪、秀姑鑾溪、卑南溪及太麻里溪等南部及東部的溪流。
•台灣地區原生種。


苦花魚



學名:Varicorhinus barbatulus
族名:Tjavuradadare

特徵:本種可能長至50公分以上,體重達750 克以上,不過通常僅約20~30公分,其上頜前方之吻褶十分發達,下頜呈現鏟狀,且具角質邊緣,因以為名。經濟價值頗高,甚受釣魚者的青睞。
•習性:本種分佈於台灣全島各河川上游水域水溫低於攝氏 20 度者,除非冬季,否則不易在中下游發現。主要以水底岩石上的附著藻類為食。園區內溪流大多有分佈。
•要棲息於河川中上游,泳性強,性喜激流,喜棲於流速湍急溶氧高之寒冷水域;雜食性,常群居攝食溪底卵石附著之藻類及河床上之有機碎屑;為溪流主要垂釣魚種之一,上勾後拉力表現驚人;一年魚約十公分,二年魚約十八公分;成熟體型約十八公分,近年由於山產店之大量需求,人們以電、毒、網、叉等毀滅性方式大量捕捉,有小型化趨勢,建議適釣目標體型二十公分以上。
•  台灣鏟頜魚,野外族群尚稱龐大,唯近年有小型化趨勢,建議釣手作為目標魚垂釣時,能夠珍惜本島溪流資源,隨釣隨放。

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

石斑

•台灣石「魚賓」
•學名:Acrossocheilus pa radoxus 鯉科
•族名:Vitjikan
•體側黃綠色,腹部略白,體側有7條黑色橫帶,尤以幼魚最明顯,成魚體色越黑,橫帶越不明顯。是各溪中游極常見的魚種,一般山產店所賣的炸溪魚通常都是石斑和溪哥。
•成魚白天喜鑽入石縫中,夜晚則四出覓食。幼魚卻整天穿梭溪流石頭邊,也常在石頭上啃食藻類。
•雜食性,以藻類為主,也會攝食水生昆蟲,通常可長至15~20公分。
•魚卵有毒,誤食會引起腹瀉、頭暈和嘔吐。




爬岩鰍


學  名:Hemimyzon taitungensis Tzeng et Shen
分  類:CYPRINIFORMES 鯉目Ho,malopteridae 平鰭鰍科
族 名 : Vuljav

形態特徵:身體扁平,尾部側扁,吻部略成圓弧狀,口開於
•腹面。胸鰭較寬大而略向兩側平伸,其後緣不達腹鰭;腹鰭
•後緣互相分離。體被細小圓鱗,頭部及各鰭附近均裸出。體
•色灰黑,偶鰭末端及腹面淡灰色。體側及頭部有不規則之縱
•走蟲蝕狀波浪條紋,偶鰭有半環狀條紋,背鰭有三條黑白相
•間之斜走條紋;尾鰭基部有弧狀白色橫帶,鰭條上有三條黑
•白點狀相間之垂直橫帶。身體外形與台灣間爬岩鰍相似,但
•較為修長。
•生態習性:棲息於湍急之山區溪流,底質為中大型圓石之河
•段。扁平體形及特化的胸腹鰭平貼於石頭上可耐激流。雜食
•性,主要以石頭上著生的藻類、水生昆蟲、植物碎屑為食物
•。可長至 7~10公分。
•棲地分布:台灣東部之卑南溪、秀姑巒溪、木瓜溪。
•面臨問題:民國83年在卑南溪流域調查顯示,本魚種在該溪
•的魚類組成中僅佔4.3 %,可見野生族群數量相當少。

3.鰻魚(魚類)


學名》Anguilla marmorata 鰻鱺科
•族名:Tjulja
•《俗名》花鰻、烏耳鰻、土龍、紅土龍、溪滑。
•保育等級<珍貴稀有
•《特徵》通常為70~120公分。
體長呈圓柱型而粗壯,尾部側扁,頭部圓鈍無觸鬚。體被細小圓麟。體表光滑多黏液。背鰭與臀鰭均和尾部相連,胸鰭為長橢圓型,無腹鰭,尾鰭圓鈍。身體背部灰褐或灰黃色,腹部顏色較淡,體側及鰭上有不規則暗褐塊狀斑紋及大小均勻的灰黑色斑點。性兇猛,攝食魚、蝦、蟹、水生昆蟲等。
•《棲地》生活在溪流上游的深潭中
•《生活史類型》降海洄游型魚類。鱸鰻通常是在晚上才會出來活動,性情凶猛因此每一隻有固定的活動領域,喜歡住在河川的深潭、池沼、水庫底部的洞穴裡活動。
•臺灣分布:北部、西部、南部、恆春半島、東部、 蘭嶼綠島。